021-3391 0332ENGLISH

杏彩体育平台app科技最全面的坦克德美共同研发催生豹2与M1的MBT

  当时美德都计划研发一款全新的下一代坦克用于与苏联拥有更优秀的火力以及防护力的下一代坦克对抗,但是技术水平和经费有限,最终这两个国家决定共同开发通用主力坦克,这款坦克就是MBT-70主战坦克,在德国则称为KPz 70坦克。

  MBT-70坦克的提出要源于冷战时期,当时在二战之后,由数千辆经过实战验证的战斗坦克,自行火炮、大炮、飞机和不断发展的防空系统组成的苏联军队控制着东德,而西德归属于美国阵营。

  当时西德和美国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东德的苏联军队可以很轻松的越过边界,并以数量优势通过钢铁洪流摧毁它们,虽然当时配备了M60巴顿坦克和豹1坦克用来应对苏联的T54/ 55系列坦克,但是苏联的坦克技术一直在升级,下一代坦克T-62系列坦克呼之欲出,所以当年在美国人想借助联邦德国的强大研究和设计力量的时候,德国人也想利用美国足够的资金进行新装备的研发,因此一拍即合一场强强联合的新型坦克研制计划诞生了。

  当时的研发计划是利用钢层式钨合金装甲和内部保护壳来构建一种防护能力更高级的坦克,并且将当时美国和西德能想到的新技术全部加装上去推出一款超级坦克,包括1500马力的发动机、液压传动、液气悬挂、复合装甲、稳像火控、激光测距、红外成像和自动装弹机等等先进的技术,在1960年代这个项目就已经为新型坦克配备这些技术了,这种技术在如今而言都是非常先进的技术,何况在那个二战刚刚结束的年代。

  此项目开始于1963年,于1965年开始推出14辆原型车,推出来的原型车设计非常先进,整车底盘长度为7188mm、炮管向前长度为9296mm、宽度为3510mm、高度为2210mm、战斗全重50.4吨。

  坦克的结构设计上,前中部为炮塔位置,后部为发动机舱的结构布局,并且跟现在的坦克还有不少差别,因为他的前部并没有设计驾驶舱,而是把驾驶舱挪到了炮塔内部。

  坦克的防御方面,整个坦克的车架采用轧制钢板焊接而成,并在外部使用由美国开发的高性能装甲,这种装甲是钢层式钨合金装甲,厚度大约为40mm,主要成分为钢铁,并包含9%的镍和4%的钴,在经过热处理后硬度可以达到500 BHN。

  这种装甲设计其实为后来美军所采用的的动力系统都可以让MBT-70坦克前进和后退,均能以每小时69公里的最高时速行进,通过先进的液压气动悬架系统,可以在隐蔽的时候降低底盘,并且最低可以将坦克车底降至离地仅100毫米的距离,而在需要快速机动的时候可以升高底盘到车底离地710毫米的距离进行快速越野机动。

  可以说配备先进的液气式悬吊系统的MBT-70坦克拥有比当时任何坦克都还要优秀的机动能力,整车的车身轮廓非常低矮。

  当时高大的M60巴顿坦克跟它相比简直是一个活靶子,再加上MBT-70坦克比M60和豹1型坦克还要快,配合上液气悬挂系统,在越野作战的时候非常适合用于伏击作战。

  MBT-70坦克的多层橡胶燃油箱设计在坦克的前舱,通过密封的装甲隔板与战斗室和发动机舱分开,可以储备1300升的燃油,能提供644公里的续航里程。

  在武器配备上,西德和美国的思路在动力系统外又有了分歧,美国打算采用装有稳定装置的152毫米XM150两用坦克炮,这门炮是M81152毫米坦克炮的加长改良版。

  除了可以发射传统的穿甲弹、高爆弹、反坦克高爆弹以及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之外,在当时导弹外能论的思想下,还可以用于发射152毫米的MGM-51导引导弹。

  这种反坦克导弹是一种红外指令制导、直接瞄准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导弹口径152毫米,发射重量27千克,战斗部为聚能破甲战斗部,在发射之后的飞行速度为200米/秒,最大射程为3 000米,最小射程200米。

  在当时美国的这种导弹是使用新发展出来的钨合金制成的,这种材料内含有约97.5%的钨,其密度为18.5g/cm3,与早期碳化钨制成的脱壳穿甲弹以及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相比,其杀伤能力是很大的进步。

  并且它没有设计黄铜弹壳,其炮弹的弹壳其实是可燃的,相当于整个炮弹本身就是弹丸,包裹的外壳在炮管内燃发射的时候会烧殆尽而无须退壳操作,当时之所以这么设计是为了减轻炮弹的重量而研制的,虽然重量减轻了,但是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的时候,炮弹火药会受潮膨胀,从而使炮弹的尺寸变大从而无法适配主炮炮管使用,再加上这种反坦克导弹的发射制导装置故障较多,成本是普通炮弹的20倍,可靠性也非常差,基本上是一个失败的作品。

  而德国的MBT-70坦克主炮就比较现实一点,德国选择了自行研制的120毫米Rh-120滑膛炮,这种主炮在发射破甲弹时的威力不亚于大口径的152毫米炮弹,事实证明德国的这个选择是正确。


杏彩体育平台app 上一篇:德国今天传出的消息令人吃惊! 下一篇:威孚高科申请可变气门发动机配气机构辅助加热控制方法

相关推荐